在線招聘廝殺激烈 互聯網招聘報告強勢推出
據觀察,近兩年中國互聯網招聘市場正進入成熟發展期,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創新型垂直招聘網站開始蠶食傳統招聘網站市場份額。
據報告綜合推算,2015 年中國招聘市場規模達到 44.3 億,目前中國職場上約有 3.8 億人之多 ;就中國 3000 多縣市而言,每個地區平均需要數十萬的工作機會,而中國的網民基數則早已超過 5.9 億,中國約有 44% 的人在使用互聯網,通過互聯網尋找一份工作機會。
而互聯網創業的火爆催生了無數新興的就業機會,品途網作為互聯網新媒體也見證了創業大潮。國家用“萬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鼓勵創業,無數孵化器誕生,投資機構聚集,各種創業論壇、會議火爆。創業大環境催生了眾多企業誕生。根據北京市工商局的統計,2015 年 7 月在實施“先照后證”改革后,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平均時間成本縮短10 天,每月新增 16000 戶企業,平均每 160 秒就有一家企業“出生”。無數企業的誕生促進了就業,找工作和跳槽成為常規現象。可以說,創業火爆成為了互聯網招聘發展和繁榮的助推力量。
在創業繁榮的助推下,傳統與新興招聘兩大派別已出現分水嶺,傳統網站在校園招聘、企業大型活動和人才庫方面依舊占有絕對優勢 ;新興網站針對細分市場,重度垂直分類特征顯著,如拉勾網、內推網等創業公司布局在互聯網等各個垂直方向,58 同城、趕集成為藍領招聘領域的霸主,獵聘、獵上等網站側重獵頭端,LinkedIn、脈脈等則以社交為切入點占據一定市場份額。
萬眾創業、創新的熱潮還在持續,成千上萬的中小微型創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給招聘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而招聘行業的變革也成為創業型企業發掘人才的重要方式,兩者之間的互惠互補,一個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招聘新時代正在到來。
品途網研究員將眾多互聯網招聘劃分為四種形式——互聯網招聘的三大派系和企業自有渠道。綜合招聘和互聯網新興的垂直類招聘以及以社交為核心衍生出來的招聘功能平臺構成了目前互聯網招聘的三大派系。而企業通過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和官網等自渠道進行招聘也成為了重要的招聘方式。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前三種——除了企業自有渠道外的第三方招聘平臺。
行業概況
(互聯網招聘行業發展規模)
根據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互聯網招聘市場規模達到32.4億元人民幣,與2013年相比增長19.1%。
預計到201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3.3億元人民幣,整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招聘市場規模逐年遞增的原因有三:
第一、近幾年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勞動力增長較快;
第二、投資火爆,創業熱情高漲,勞動力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共同繁榮造就了市場規模遞增。
第三、人才向一二線城市集中,人口的大規模遷徙造就了擇業規模擴大。而年增長率逐年遞減,體現了招聘市場有趨于穩定的趨勢。可見,互聯網招聘市場在隨著城鎮化進程和互聯網的發展進行不斷演進。
招聘行業進入移動互聯時代
移動互聯網大環境不僅催生了具體行業的移動化也促使招聘領域轉向移動化。智能手機的普及使找工作和瀏覽職位信息變得更加即時性和碎片化,打破了過去在電腦前投簡歷和寫簡歷的儀式化場景,促進了投遞簡歷場景的多樣化。移動互聯網招聘使企業和個人更容易進行交流,并方便實時查閱招聘進度和進行招聘信息管理,提高了招聘的效率,促進了招聘的有效性交流,提升了用戶滿意度。
垂直招聘成為行業趨勢
垂直招聘網站在簡歷投逑效率、信息精準度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能大大提高互聯網行業求職者的求職效率,因此逐漸成為互聯網行業人才求職的首選網站。來自易觀智庫的部分統計數據顯示:垂直招聘網站在提高互聯網行業的簡歷投效率方面高于平臺型招聘網站(如下圖)。

簡歷投效率是指:求職者通過招聘網站收到面試通知的比例。比例越高,說明該網站的簡歷投遞效率越高。主要原因是:垂直招聘平臺對于企業和應聘者來說都比較精準,越精準企業越容易找到適合的人。
互聯網招聘發展四個階段
互聯網招聘有將近20年的歷史,它的發展可以總結為四個階段。
萌芽期(1997年—2007年):招聘行業是比較早就進入互聯網領域的,第一家互聯網招聘——智聯招聘成立于1997年是國內最早、最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商之一。
智聯招聘的前身是1994年創建的獵頭公司智聯 (Alliance)公司。
這一個階段互聯網的家庭普及率正逐年攀升,城鎮化加速,人口遷移率加大,招聘網站在不同區域紛紛涌現,但是網站功能同質化較為嚴重,信息繁雜有效招聘信息較少。這個階段的線下招聘還處于強勢階段,線上招聘處于弱勢階段。
混沌期(2008年—2012年)這一階段以PC為基礎。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打擊后,互聯網招聘十分蕭條,一些互聯網招聘公司退出歷史舞臺。而一些分類信息平臺因其信息的全面性和高流量在互聯網招聘領域脫穎而出,代表為:58同城。
高速發展期期(2013年—2015年)這一階段移動互聯網加快布局各個行業,互聯網招聘市場處于高速發展期,不同類型的垂直招聘網站、定制招聘功能紛紛產生,互聯網創新思維在招聘領域不斷延伸。投資人和創業者紛紛進入這個領域,助推了互聯網招聘創業的發展。
應用成熟期(2015年—未來)這一階段。利用大數據進行人才的分類管理,推送更有針對性也更加精確的招聘信息。將會更好的實現便捷招聘,方便企業找到合適的人方便應聘者找到匹配的企業。建立在社交基礎上的招聘比重將擴大,企業招聘成本降低。
資本市場對互聯網招聘的影響
從投資的大環境來說,投資和創業熱潮催生了眾多互聯網高薪職業——產品經理、運營總監、技術員等職業成為互聯網招聘的香餑餑,高薪成為了當前互聯網招聘的普遍現象。這是資本助推互聯網招聘的一個體現。另外根據品途網對照品行業的盤點來看,本次報告總共盤點了32家企業,其中上市兩家,被收購1家。融資成功的有16家,將近一半。可見垂直類創新型互聯網招聘公司比較受投資人的關注。
用戶特征
企業互聯網招聘特征
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多元化,為了提高招聘效率獲得更多應聘者信息,企業招聘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從線上來看主要有3種方式:選擇網絡招聘平臺、利用社交網絡和自渠道招聘。
根據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目前,所有企業招聘中智聯招聘具有領先優勢,互聯網企業招聘中拉勾網具有領先優勢。究其原因:垂直平臺因其信息的豐富性和龐大的用戶基礎是傳統行業招聘的首選;創新型垂直招聘平臺在提高企業招聘的精準度和效率方面具有領先優勢,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逐漸將其作為招聘首選。未來,垂直行業招聘也在年增加,這也是未來招聘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一。
互聯網求職者特征
互聯網求職者分為傳統企業求職者和互聯網企業求職者。在傳統企業求職中平臺型招聘網站因其信息的全面性而占優。
近幾年互聯網創業的爆發造就了龐大的互聯網從業群體,他們成為新興的互聯網招聘網站的主力。
根據百度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互聯網從業者5千萬左右,可以說龐大的互聯網從業人群催生了互聯網招聘的繁榮景象。然而,互聯網從業者供需較為緊張,人員流動率較高。

拉勾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互聯網從業者一直處于供需緊張狀態,供需緊張指數雖然成波動狀態,但還處于求職者市場。人才稀缺成企業發展最大瓶頸,企業對于人才的渴求催生了頻繁的互聯網跳槽現象。
拉勾網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行業從業者每18個月換一次工作。
較高的跳槽頻率也成為互聯網招聘市場火爆的另一誘因。
此外,歷經十余年中國互聯網公司已實現多元多樣發展,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新模式催生新一波創業浪潮。高薪職位頻出,各種創新行業興起提升了互聯網公司對傳統行業人才的需求,互聯網變得更為有吸引力和吸納力。傳統行業從業者向互聯網行業轉移也成為互聯網招聘火熱的原因之一。隨著信息化不斷深入,傳統企業向信息化轉型,互聯網從業者將進一步擴大,更加催生互聯網垂直招聘平臺的發展。
案例解讀
招聘綜合平臺
招聘平臺分為分類信息平臺和綜合招聘網站。
分類信息平臺是指,對不同品類信息進行劃分的互聯網平臺。例如,58同城提供找房子、找工作、二手物品買賣、交友等多種生活信息。其中找工作只是平臺提供的功能之一。
綜合招聘網站是指,提供一站式專業人力資源服務,包括網絡招聘、報紙招聘、校園招聘、獵頭服務、招聘外包、企業培訓以及人才測評等。代表為智聯招聘。
案例分析
智聯招聘網為個人用戶提供網上求職、簡歷中心、求職指導等個性化服務;為企業客戶提供以網絡招聘為核心的人才解決方案。無論是求職者還是企業HR都可以獲得智聯招聘提供的專業人才招聘服務。除此之外,智聯招聘還提供報紙招聘服務、獵頭服務、培訓服務和校園招聘服務。
最近智聯招聘布局移動互聯網推出依托招聘行業緩解就業難的產品—— “反饋通”。反饋通”于2015年7月推出市場,用以建立企業對求職者、求職者對企業的評價和信用體系的產品。其透明化求職流程,滿足求職和招聘雙方的需求,提升了對于求職流程管理的效率,也加快找工作、找人的速度。
模式分析
傳統的招聘網站的盈利模式主要來源于五種方式:
1、企業會員費
2、現場招聘會
3、企業廣告費
4、分站加盟費
5、企業增值服務費(包括企業宣傳等)。
以智聯招聘為例,品途網研究分析了它的四種盈利模式:
第一、企業會員費:向網絡招聘的企業收取一定的會員費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同時給企業推送優秀人才信息。
第二、企業推廣費:智聯每周推出專業的《智聯招聘周刊》,成為各城市最為專業的招聘周刊之一。
《智聯招聘周刊》一周七天不間斷在當地千余家書報攤亭發放,在百余座商務寫字樓,白領消費場所免費贈閱,并在當地的人才市場,高等院校,外來人口聚集地等熱點地區免費派發,并收取一定的廣告費。
第三、獵頭費:智聯獵頭是中國最早的外資獵頭公司之一。智聯獵頭業務遍布全國,已經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南京、成都、蘇州等城市設有獵頭部。
通過向企業介紹優秀高素質人才收取企業費用。四、培訓服務費:智聯培訓服務范圍包括公開課、認證、企業內訓及人才測評,已經為大量跨國公司、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及其員工提供了非常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與課程體系,并收取相關的培訓費用。
綜合平臺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布局移動互聯網。隨著移動互聯網不斷發展,傳統PC時代的互聯網產品不斷被蠶食,平臺型招聘網站面臨轉型境地。
信息大爆發時代,傳統的廣而全弊端凸顯,信息化精準推薦在招聘領域則顯得更加重要。此外,招聘平臺不僅推出各種移動端招聘衍生產品,招聘綜合平臺也以招聘為切入點將觸角伸得的更長,布局生活服務領域。例如,58同城推出58到家等。可見,傳統招聘平臺還需要更多創新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傳統優勢。
垂直職業招聘型
互聯網行業的火爆催生了互聯網垂直招聘行業。互聯網招聘、金融招聘、校園兼職招聘異常火爆。垂直職業招聘主要是按行業或者人群劃分、以特定職業人群為服務對象的招聘網站。以互聯網從業者為招聘對象的拉勾網,以電商群體為招聘對象的電猴網。下圖為部分垂直招聘網站。
案例分析
拉勾網,是一家專為互聯網從業者提供工作機會的招聘網站。拉勾網專注于在為求職者提供更人性化、專業化服務的同時,降低企業端尋覓良才的時間和成本。在拉勾網,每一次投遞都會收到企業的明確回應,最快回應時間僅為1分鐘。拉勾網的”24小時極速入職”,徹底顛覆了“投簡歷石沉大海”的國民痛點。由于精準的職位匹配,求職者平均每8次投遞就會收到一次優質面試機會。拉勾網以速度快、薪資透明和職位選擇多著稱。目前拉勾網還上線了垂直金融領域招聘的服務平臺,成為國內第一個切入金融領域的垂直招聘網站。
模式分析
目前垂直招聘網站的火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互聯網行業的火熱。第二、傳統招聘網站效率低下。第三、垂直網站職位推送更加精準,效率更高。
互聯網招聘很火,但盈利模式作為不可回避的問題同樣為人們關注。
品途網研究院梳理了垂直類互聯網招聘的集中可能得盈利模式
1、會員費用,收取會員費用提供增值服務
2、為企業提供置頂、搜索的優先排名
3、首頁的廣告位等在信息層面增添曝光率
4、幫企業策劃推廣活動。從盈利模式來說,目前的垂直招聘網站與傳統平臺行招聘網站并無實質差異。
但垂直網站目前還處于拓展階段,盈利暫時不是主要目的。
垂直型網站的最終目的還是要以垂直為切入點,然后不斷打造網絡招聘的新生態,才能夠走出垂直招聘領域的商業模式天花板。
社交招聘型
社交招聘型是建立在社交基礎或者進行社交強引入的招聘網站。
以脈脈為首的垂直類人脈軟件帶動了新一波垂直社交浪潮。
而通過社交不斷生發出來的文字、視頻、等功能在招聘領域的創新應用也值得關注。此平臺分為社交網絡招聘和以社交為核心的招聘網站。
社交網絡招聘是指基于社交網絡信息化和快捷溝通基礎上的招聘,以脈脈為例其社交功能大于招聘功能。
以社交為基礎的招聘網站則是以招聘為最終目的,引入強社交環節,讓企業和應聘者事實方便溝通。目前建立強社交場景主打招聘的產品有Boss直聘。
案例分析
Boss直聘是一款讓職場Boss與求職者在線聊天、加快面試的免費招聘手機軟件。企業HR、用人Boss、求職者,都可以線上了解雙方情況,直接在線語音開聊。Boss 直聘”分為面向求職者的” 牛人版 “和面向老板的” Boss 版 “。“牛人版” 中用戶完善自己的學歷、工作經歷等基本資料后,即可瀏覽職位,勾引老板;同樣的,“Boss 版” 中老板填入姓名、公司郵箱等信息即可發布職位、勾搭牛人。系統會按照用戶的行業、職能、職級對雙方進行三級匹配。同時,“牛人版” 和 “Boss 版” 信息打通,用戶可以隨時切換。
模式分析
社交網站應用到招聘領域就是六度空間理論的實踐。六度空間理論指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就是六度分割理論,也叫小世界理論。這樣招聘者甚至可以免去獵頭的費用,切入的是獵頭公司蛋糕,找到任何一個企業需要的人。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模式讓招聘更加人性化,但是目前行業處于用戶培養階段,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
結論:垂直招聘成行業突破口,社交成招聘發展前景廣闊。
1、移動互聯網化招聘趨勢明顯。
傳統的PC端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實時投遞簡歷和查閱進程的需求。再加上招聘過程中的社交場景引入,導致移動端招聘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進而使發端于PC時代的招聘平臺不得不面臨轉型以不斷適應移動端市場的擴大。
2、網絡招聘市場已進入細分時代,傳統招聘綜合平臺面臨創新轉型。
2013年至今中國網絡垂直招聘產業處于快速成長期,市場集中度提高,服務和市場日趨細分。在移動互聯網招聘市場的細分時代,傳統招聘綜合平臺要健康成長,必須學會放棄,瞄準細分市場,尋求人才網站的差異化定位,貼近用戶,通過差異營銷占領終端。
3、細分市場:細分不是目的,整合才是關鍵
大型綜合招聘網站的市場地位較穩定,新進入者很難再通過相同的策略實現超越。他們另辟蹊徑以面向細分市場的模式進行高效率和精準定位,達到了快速打開市場的目的。以拉勾網為例,短短兩年時間在互聯網領域迅速打開局面,打響知名度。垂直領域招聘先以專業化的服務粘住用戶,再通過分行業聯盟的縱向拓展來迅速擴大用戶規模,而且這樣取得的市場份額也將是比較穩固的。
雖然每個細分市場都會有相對較高的效率,但在市場份額已被前程無憂等大型綜合人才網站占去一半以上比例的前提下,專注單一細分市場很難產生大的規模。從長遠發展來看,細分只是策略,基于各個高效的細分市場的有效整合才是最終目標,如何使得各個細分市場發揮相乘效應而不是簡單疊加才是更重要的。
4、社交場景將在招聘環節中不斷擴大。
社交型招聘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招聘成本還可以提升企業的招聘效率。企業不僅可以通過社交網站進行應聘者背景調查還可以通過招聘網站尋求更多優質推薦。實時的溝通也是招聘領域的一個創新。未來,社交場景將在招聘環節中不斷擴大,超越招聘功能成為行業交流社區。
5、大數據應用在人才招聘和管理領域。
隨著大數據在互聯網領域的廣泛應用,招聘領域將與大數據融合,采集互聯網中公開的專利、論文,簡歷和社交數據,建立求職者的人才畫像,結合企業的招聘需求,采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主動為企業推薦合適的候選人。企業發布職位后,系統智能將人才精準定位,秒級推送給企業,企業不用再苦等人才上門,將靠數據尋找人才。
來源:品途網
本網站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來源和作者(除非找不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對于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合法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